
近几十年来,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犯下了一项巨大的错误,将原本应该是基础产业的房地产业视为支柱产业,把原本属于社会保障的民生问题当成商业机会。
房地产业的金融化和货币化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紧密相连,这导致了一个复杂的问题。政府高价出售土地,推高了房价,结果是普通人的钱包被掏空。一般人要想购房,必须拿出祖辈积蓄,甚至背负着数十年的贷款。有人形象地形容这一现象,说房地产业已经掏空了6代人的财富,透支了未来30年。
这种情况导致了人们幸福感的下降,年轻人不敢结婚,不敢生孩子,不敢大规模消费。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能力,导致国内经济陷入了衰退,市场低迷。
与此同时,一些时期前,一些房地产巨头也承认,房地产业不仅绑架了普通人,还绑架了政府和银行,它已经变得太大,无法轻易崩溃。
因为国家大部分资金都涌入了房地产业,各种债务居高不下,其他行业受到了冷落,大众创业的能力减弱,这严重制约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增长。
从这些痛苦的经验中,我们需要认识到,房地产业的狂奔需要适度减缓,经过深思熟虑的治理,让它有机会停下来,休整自己。
